護航預制菜發展,标準化任重道遠
►►► 護 航 預 制 菜 發 展 标 準 化 任 重 道 遠 近期,一些地方“預制菜進校園”話題受到社會廣泛關注。教育部有關司局負責人作出回應:應持十分審慎态度,不宜推廣進校園。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《關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》首次将預制菜寫入其中,特别提出“要提升淨菜、中央廚房等産業标準化和規範化水平,培育發展預制菜産業”。各地區、各行業預制菜标準制定方興未艾,爲預制菜食品安全、預制菜産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。 01 以标準引領預制菜産業高質量發展 2022年3月,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《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産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》,提出開展粵菜三大菜系預制菜全産業鏈标準體系建設試點工作,逐步制定完善預制菜從田頭到餐桌系列标準。 5月,南甯市在全國率先發布《預制菜術語》《預制菜分類》《預制菜冷鏈配送操作規範》3項預制菜地方标準,首創預制菜産業術語、分類及冷鏈配送标準。 11月,保定市發布地方标準《預制菜術語》《預制菜分類》《預制菜冷鏈配送規範》;12月,重慶市發布《預制菜産業園區建設指南》《預制菜生産加工行爲規範》2項地方标準和《預制菜生産經營安全監管标準體系》工作指導性文件。
02 社會團體踴躍制定預制菜團體标準 截至目前,共有53家社會團體在全國團體标準信息平台公布139項預制菜團體标準。 中國烹饪協會發布的《預制菜》團體标準明确了預制菜的産品定義和邊界,爲預制菜的生産制作提供了重要參考依據。 中國飯店協會發布了《預制菜産品分類及評價》《預制菜質量管理規範》兩項團體标準,爲預制菜的品質分級及生産質量管理提供标準指引。 廣東省企業創新發展協會、濰坊市蔬菜協會、汕尾市餐飲行業協會等社會團體立足區域優勢,分别制定了《預制菜肴 廣式燒鵝(鴨)》《預制菜質量要求 鮮切蔬菜》《預制菜 汕尾小米(薯粉餃)》等具有本地特色的預制菜産品團體标準。 03 進一步加強預制菜标準建設 中國預制菜産業聯盟副秘書長歐連維:當前預制菜行業快速發展與标準體系建設相對滞後的矛盾,是目前預制菜産業發展的主要難題。 預制菜行業目前正處于快速高質量發展的階段。最近熱議的預制菜進校園問題,其重點應是進一步推進針對學生群體的用餐标準建設,形成一套公開透明的标準和評價體系,設立衛生和營養送檢抽檢機制,讓學生反饋意見成爲常态化、社會化的監督方式,而不是隻依靠政府檢查。 縱覽預制菜産業這幾年的發展曆程,在産業推動與市場熱捧的雙重推動力之下,有年均超20%的增長率。但是,依然有衆多消費者對預制菜存在一些顧慮和誤解,針對預制菜的诟病可以概括爲:添加劑判定問題、營養元素流失和保鮮程度、重油重鹽高糖等。究其原因,還是預制菜的定位定義、生産過程、原料選取、消費選擇等各環節的不透明和不分級造成的不認可。他認爲,解題的答案就在于标準化。換言之,當前預制菜行業快速發展與标準體系建設相對滞後的矛盾,是目前預制菜産業發展的主要難題。 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産業鏈研究中心主任呂建軍:預制菜标準需要細化 預制菜相關的标準,比如說食品的安全标準、食品的營養标準,包括它的物流過程、加工過程,這些年我們國家在這方面做了不少的标準,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健全的。但是目前把炒的菜變成預制菜,我們國家在這方面需要把标準能夠具體化。目前的标準比較多,加工企業怎麽能夠實現這些标準,具體可操作,這是我們目前要做的。 預制菜的相關産業、相關企業,包括加工、菜品的供應等,要嚴格執行相關的标準,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市場競争力,提升品牌的力量。 學術界、科研界應該對相關的标準、相關的流程等進行一些更多科研的支持、技術的支撐。 新京報:預制菜迫切需要“強标準” 預制菜産業目前存在标準缺失的問題,确切說是國家标準的缺失。因爲,從各地到相關行業協會,已不乏預制菜的相關标準。 目前,預制菜标主要集中在地方标準、團體标準、企業标準等。但這些标準要麽具有地域限制,要麽缺乏強制性,對行業的實際規範效果十分有限。 還要注意的是,預制菜标準體系較複雜,涉及産品生産标準、食品安全标準和質量管理規範,甚至還包括包裝标準、銷售環節的規範等。舉個例子,餐館使用預制菜是否應事先告知消費者,仍舊是一個備受争議的具體細節。 總之,當前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具有權威性、強制性的标準體系,能夠有效覆蓋到整個預制菜産業的完整鏈條。 客觀而言,任何一個産業的發展前期,标準的滞後都有其必然性,這符合行業在初期自行探索的需要。但從這次預制菜進校園所引發的普遍擔憂,以及當前預制菜的發展規模看,推動其進入一個标準化、規範化的發展階段,是社會的共同期待,其時機也已經成熟。 若繼續放任預制菜産業在“弱标準”下狂奔,不僅可能對消費者的權益和食品安全造成威脅,更将影響到預制菜的社會形象和消費口碑塑造。而及時建立和完善行業标準,也是給市場主體樹立明确的預期。 沒有規矩,不成方圓。食品安全,乃民生大事,更需要把規矩及時立起來。種種現象表明,無論從保障食品安全角度考慮,還是從提振消費信心,确保行業長遠發展層面考量,預制菜産業鏈的标準體系建設,都不宜再遲緩了。 來源:中華标局